close
們提供專業Google關鍵字團隊幫您拓展網路行銷商機! 

ZDNet / Rafe Needleman,陳奭璁 編譯 / 2009.06.04

s

Google開放少部分人使用一個十分有意思的通訊實驗工具,稱為Wave,我們親自試用後的心得:實在非常討喜,這是一個更現代化的通訊,只是許多e-mail用戶可能會不太習慣。

即使是Wave的軟體工程經理Lars Rasmussen都跟我表示,「需要一點時間適應,」、「我們還在學習如何使用。」如此可想見其他一般人會如何感受了。

若你想試用Wave,可能得等等,Google目前僅開放給部分開發者與媒體,年底前才會完整開放給大眾使用。我們測試的這個版本還十分原始,還在開發當中。許多功能還沒部署好,有時系統會有一些錯誤,不過整個架構與哲學都十分清楚,這也是這次試用的重點。

啟動Wave:看起來有點像e-mail。

啟動Wave:看起來有點像e-mail。

Wave是什麼?

Wave一種即時的e-mail,意思就是:當你在回覆從系統中所收到的訊息(或稱「wave」,波浪)時,則對方可馬上看到你在打的字。不過你也別擔心,若是按下草稿的按鈕,就可關閉這個即時功能。只是「即時顯示」是預設值。

你可在訊息的任何地方做回應,你也可在一般e-mail中進行,不過在Wave中,你的回應很容易被看見,因為這個應用會在回應的文字加入彩色方塊,並嵌入作者的照片。若你是那種喜歡直接從信頭或信尾做回應的,那就當作一般e-mail即可。若你喜歡從內文中逐段回應,那麼Wave的作法可說十分輕鬆。

你可直接把圖片丟進Wave訊息中(採Google Gears),智慧助理則可以把地址轉換成地圖、自動矯正拼字,擴充聯絡人名字。

不過Wave畢竟不是e-mail。在這張照片中,我正看著Lars 與 Jens Rasmussen兩位原創開發者直接回覆我的問題。藏青色的色塊顯示Jen正在回覆我;Lars也有自己的色塊。

不過Wave畢竟不是e-mail。在這張照片中,我正看著Lars 與 Jens Rasmussen兩位原創開發者直接回覆我的問題。藏青色的色塊顯示Jen正在回覆我;Lars也有自己的色塊。

不過這個「任何地方都可回覆」以及「即時功能」最是有趣的地方。這讓Wave成了我看過最好用的e-mail結合即時通的應用。Google先前曾試圖結合Gmail與Google Talk,但成效不彰,這次這種作法則十分好用。非同步化的e-mail對話可保留原有方式;但若雙方都同時在線上,則雙方的往來就變成即時的;雙方的對話也會留在e-mail中以便日後觀看。要切換e-mail與IM(即時通)模式也十分無縫。事實上,這兩種不同模式的概念在Wave已經全然消失了…

Wave的訊息處理優勢在兩人以上之間的通訊最為明顯。以Wave這種不同色塊的回應模式,多人同時在e-mail中可真正進行即時討論,不會弄到後來每個人討論的重點都不一樣。

Wave的收件匣若收到新的訊息,會用粗體顯示主旨欄;若有人在某一封信中做回應,你可馬上在兩行預覽中看到新打進來的文字,這個功能很酷,但若訊息一多可能很累人。

提到這點,我頭一次看到在同一封信中,有兩人同時在內文不同地方做回應時,我的頭腦還真的差點爆漿,許多資訊就這麼同時灌進來,跟傳統使用e-mail或即時通訊的體驗差別很大。

全新通訊架構

Wave可以這麼搞,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Wave訊息不是放在桌面的Wave客戶端軟體(這其實只是一個豐富瀏覽器應用),有別於傳統e-mail的設計,Wave訊息都存在於Wave伺服器。訊息不是只有丟到你的Wave客戶端就算了,伺服器還是有連結存在,因此當你在電腦上編輯Wave訊息時,它馬上就可傳回至Wave伺服器,然後在馬上傳給其他正在使用Wave應用的用戶。

Wave伺服器會視狀況進行同步化;持平而論,這點跟Lotus Notes與微軟Exchange的運作方式並沒有太多不同之處,唯一差異是Wave不需理會舊有e-mail架構的legacy支援問題,也不會被舊的方式所綁住。

另一點跟Twitter Search類似的是,Wave的搜尋功能是即時的,若你要搜尋收件匣中關鍵字或句子,而同時有人更新了訊息內容,則該封訊息也會馬上出現在搜尋結果中。

全都好了嗎?還沒

目前,Wave用戶可通訊的對相都是其他Wave使用者。Wave地址看起來就像e-mail地址,不過網際網路e-mail與Wave之間沒有閘道,因此若從正常e-mail軟體發給Wave的話會被退回,這是個比較嚴重的限制,Google希望開發者可在標準e-mail伺服器與Wave之間撰寫閘道來解決這個問題,其他IM服務甚至社交等(如Facebook)就更別提了。

不過,Google的Rasmussen跟我說,Wave目前不會有垃圾郵件問題,因為它沒有連上全球e-mail系統,他希望能確保系統不致被攻陷之後才把Wave開放給標準e-mail。

事實上,Wave在目前這麼陽春的狀態就釋出給開發者的用意,就是希望能鼓勵程式人員撰寫延伸。上述的e-mail閘道就是關鍵的一環,Google也可能自行開發。少了這一塊,Wave也不過是另一個難以起飛的新通訊媒介而已,因為其中許多功能都可在其他現行軟體中找到。Wave在技術上或許跟e- mail有很大的差異,但就終端使用者而言,它跟e-mail其實是很類似的。

Google Wave小組跟其他Google開發者計畫還沒有做太多整合,Wave這個計畫還是透過一個詳盡的影片demo介紹給Google的。Rasmussen 跟筆者表示,「若說我們有跟其他Google部門合作就太誇張了一點。」我們期待可以整合進來的包括Gmail、Google Docs與Google Voice。

正是時機

把e-mail、即時傳訊與協同編輯整合起來早就該進行了,除非技術上不可行,否則我們看不出為何要用不同軟體來進行e-mail、即時傳訊與協作編輯。我認為Google願意跳下來進行這場實驗十分值得鼓勵。

屆時Wave正式出籠後,相信各位都會大開眼界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zdnet.com.tw/news/web/0,2000085679,20138646-2,00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wor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